×

流动性风险的特性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1-12-16 10:20:11 浏览64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最近,发生的状况,令怎么强调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流动性风险不仅要重视过程的管理,还要重视预期结果的管理,本文就简要说明流动性风险的特性。

巴塞尔II协议框架,明确了银行监管的3大支柱,资本充足、行业监管和市场约束,着重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没有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足够的重视和量化的计量标准。08年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III框架单独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与计量赋予重要地位,并且量化了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两个重要指标,旨在衡量短期和长期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对可能的现金流出的覆盖,同以往的静态指标、融资结构指标相比,这两个指标强调了对预期的管理。


1、        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风险关联性强。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都可能引起流动性风险的发生;举例是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方式,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海南发展银行是由于信用风险引起的声誉风险,进而引起挤兑,发生流动性风险;包商银行的接管可以看出,监管对于风险蔓延的及时、有效控制。

2、        流动性风险具有系统性和传染性特点。

当市场出现钱荒的时候,势必会提高整个融资市场的货币价格,给商业银行的融资带来成本的上升,进而传染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再看包商银行的影响,接管后不久,同业存单市场,中小型银行发行成功率下降,整体发行利率上行,信用价差加大,市场流动性扭曲;08年金融危机,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枯竭,高评级的债券也无法流动,小银行由于流动性风险直接导致了破产,大银行得到注资才得以度过难关。

3、        流动性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的顺周期经济环境中。

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银行会逐渐加大自己的风险敞口,加大对于高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也会为银行带来更高的收入,我们称之为顺周期行为,当经济下行或经济结构调整时,高风险资产违约概率加大,银行出现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从而可能引发重大信用风险,类似风险偏好的银行都受到影响,资产无法按时兑付到期负债,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


4、        流动性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破坏性较强。

挤兑可以引发破产,即使不破产,也会对银行的声誉造成巨大伤害,影响到展业情况;

由于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性和系统性,一旦单个机构发生流动性风险,风险就蔓延开来甚至蔓延到银行体系之外,称之为由内而外,例如比如危机银行的承兑汇票贴现、危机银行的融资信用溢价、危机银行的自身违约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使整个金融体系受损。另一方面,是由外而内的影响,市场流动性出现不利局面,会对抗风险能力弱,融资来源单一的中小银行产生经营影响,例如融资贵造成收益率曲线倒挂,融资难造成错配敞口急剧扩大引发流动性风险。

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利率风险暴露是对收益和经济价值的影响,可以通过及时补充资本来计提损失,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暴露,无疑后果会更加严重,直接关系到银行生存状况,所以主动管理流动性风险是必要的。



本文参考文献《巴塞尔III:金融监管的十年重构》。